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姚嘉慧 谢芳 苟华云 张俊望) “太美了。”“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今年春节看到的最壮观的活动”。2月15日晚,在洛龙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一场持续整晚的民俗闹元宵活动举行并通过“精彩洛龙”新媒体平台直播,引来全市网友20余万人次的围观。
铁花飞舞、星火如瀑、声震夜空……正月十五的喜庆氛围在各类民俗表演的“加持”下,更显温馨璀璨。在洛龙读书会——“云端赏非遗 隋唐闹元宵”直播活动现场,一勺勺滚烫的铁水在匠人的击打下,化作一朵朵铁花在夜空中璀璨绽放。打铁花作为直播当日的“重头戏”,更为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期待,现场进行打铁花表演的非遗传承代表“赤膊上阵”,向市民网友科普“铁花文化”的同时,带来精彩纷呈的现场表演,铁花迎空而落,火龙起舞穿梭其中,火树银花的景象让直播间网友连连隔空叫好。
在主播和园区资深讲解员的带领下,市民网友“畅玩”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元宵节活动现场,“二鬼摔跤流行于河南,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讲解员详细介绍现场各类民俗表演相关知识,直播间网友热情互动提问,现场赢取直播好礼,让喜爱民俗文化的市民网友意犹未尽。
穿过现场花灯林立的步道,直播现场转至园区内部的城市书房内,洛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吴涛、洛阳传统文化研究会代表贾晓菲走进直播间,现场开启“传统民俗文化云课堂”,元宵节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花灯的制作工艺、元宵“食文化”、中国人心中的佳节情缘……嘉宾们娓娓道来,直播间网友积极参与谈论,现场同时进行猜灯谜环节,为节日增添趣味。
“终于看到了电视剧中的打铁花场景。”“传统文化民俗实在精彩,传承下去责无旁贷。”多个媒体平台并机直播下,本次活动累计观看量突破新高,市民网友“相会云端”,线上共度难忘元宵佳节。
云分享、云直播、云互动……“云”字当道,数字技术的加入让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加多元,服务更加便捷、贴近民心,洛龙读书会着眼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着力使用新媒体技术打造一些列内容生动、吸引力强的文化作品,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媒体的特有交互性让市民网友拥有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更让公共文化服务插上“数字”翅膀,释放出更为强劲的活力与动能,精心开辟的线上文化空间成为传统文化释放活力的新舞台,也成为群众交流心得体会、表达精神文化诉求的“心愿墙”,让经典“文化库存”被激活,文化服务不打烊。
“本次直播是‘洛龙读书会 云端过新年’的收官之作,从农历腊月初八持续至正月十五的线上活动,让‘洛龙读书会’收获了一波‘云端铁粉’。”洛龙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后我们将持续根据居民需求、结合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等内容,安排制作一批全新多媒体文化产品,让洛龙读书会持续发挥文化IP影响力,让‘云端传播’成为助力市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引擎。”
2月15日上午,在虎年元宵节来临之际,南阳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的爱心志愿者民警们与邀请的心理教育老师一道,再次来到宛城区沙岗村幸福大院,与住在这里的孤寡老人和孤儿们一起共迎福虎元宵节,并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们上好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2月15日元宵节,商丘市周集乡政府与张庄村委开展了“瑞虎闹元宵 情暖环卫工”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奋斗在一线的环卫工人送上节日的祝福。
2月14日,新乡市持续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元宵节期间继续出动100余架无人机在空中展开拉网式巡查,让大家过个安全清新的元宵节。
在博物馆里赏展览、猜灯谜、做游戏。今年元宵节,冬奥会赛事正酣,河南信阳博物馆的“元宵灯会”主打“冰雪”特色,开启了博物馆奇妙游。
旅客们一进入车厢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红彤彤的灯笼和福字,使旅客真真切切地置身浓浓的节日氛围中。
光启盛世元,灯照万家宵,莫愁春宵快,九州同喜乐。2022元宵奇妙游如约而至,而其中那份中国式的浪漫,再一次引起了网友刷屏。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农历的正月十五,自古被称为元宵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民间有句老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可见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节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 正月是农历
又到元宵佳节。今年的元宵节有点特别。特别在元宵节遇上了北京冬奥会,遇上了常态化疫情防控,遇上了生龙活虎的虎年。不一样的元宵节,一样的团圆美满。煮好几碗热热乎乎、香香甜甜的汤圆庆元宵,让元宵节“+”出一个团圆的“家”。
元宵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或者灯节,它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开始,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渊源。
农历的正月十五,自古被称为元宵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民间有句老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可见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节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