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穿城而过的洛河,就是一段活着的运河——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渠首段。
千年运河流过,在洛阳留下了许多遗迹。比如天津桥、南市和新潭,比如回洛仓、洛口仓、含嘉仓……它们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大运河文化,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南市:胡商云集处,不见旧风烟
隋丰都市,“周围八里”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进入四月,洛阳的空气中都是牡丹的芬芳,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遍植牡丹的公园也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史书记载,洛阳牡丹的人工种植,最早是在西苑。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营建东都,“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从此,牡丹就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对当时的洛阳来说,最令外地人向往的并非牡丹,而是三市——三个繁荣、开放的国际市场。
根据宇文恺的设计,隋东都洛阳城主要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其中,宫城、皇城在西北,外郭城的100多个里坊分布在洛水两岸,里坊中还设有大同市、通远市、丰都市三个市场。
据《大业杂记》记载,大同市“周围四里”,占一个里坊大小,是三市中最小的一个。它和丰都市都在洛水南岸,只是一西一东。通远市在洛水北岸,“周围六里”,各郡国船只都在这里停靠,“舳舻万计”,相当繁忙。
南市码头群雕
丰都市是三市中最大的一个,“周围八里”,占了四个里坊,开有12道门。市内有120个行业的3000多家店铺,“榆柳交荫,通渠相注”,环境相当不错。在丰都市的四周,还有400多个行栈,都是“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外地商贾可以在这里住宿,也可以存放货物,十分方便。
为吸引外地商贾到洛阳做生意,隋炀帝下了不少本钱。他在开凿运河、打通丝路后,曾将西域各国的酋长召集到洛阳,让他们在端门街看百戏表演。通宵的狂欢持续了一个月,钱花得跟流水似的,后来,“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
西域的胡商来了,隋炀帝想让他们再开开眼界。于是,他让丰都市的所有店铺统一装修,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哪怕是一个卖菜摊儿,也要铺上用龙须草编织的漂亮席子,摆上美酒佳肴,请胡商随意吃喝。这样的“神仙国度”,自然会让胡商动心。有了他们的加入,丰都市也越来越繁荣了。
到了唐代,丰都市改称南市,规模有所减小,但地位依然重要。
三市改名,新潭泊舟
今天,在新街跨洛河大桥往东的洛河南岸,有一处南市码头群雕。群雕上有达官贵人、市井百姓,也有贩卖珠宝的胡商、讲经说法的僧侣。在他们的背后,城阙巍峨,千帆竞渡,一派盛唐南市的繁华景象。
隋时的大同市、通远市和丰都市,在唐代分别被改为西市、北市和南市。其中西市存在时间较短,北市和南市的规模也比原来小了一些。
隋通远市在立德坊之东,是天下舟船所集的地方,隋末毁于战火。到了唐代,这里被改为里坊和北市。因通济渠上往来船只“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加上商旅贸易,车马填塞,交通严重拥堵,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在立德坊南开新潭,以供诸州租船停泊。
隋唐时期,洛阳是丝绸集散地,设有少府监和织染署,掌管织染业。在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中,就有“北市彩帛行”“北市丝行”等记载,说明北市有丝绸的来料加工及贸易。
关于南市的规模,通常认为比隋丰都市缩减了一半。如《唐两京城坊考》等记载,洛阳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但在《元河南志》中,又称“唐贞观九年,促半坊,其下通利坊,居半坊”,似乎比“二坊之地”少了半坊。
南市和北市周边的里坊,住宅相对密集。尤其那些做生意的胡商,喜欢把家安在南市附近。南市的位置大致在今安乐镇茹凹村与曙光村之间,中晚唐以后,这里已成为居民区,金、元以后基本被废弃。
唐代洛阳里坊及三市分布图(资料图片)
据《旧唐书》记载,唐高宗患有头风病,经常头痛难忍,不能视物。御医秦鸣鹤是来自大秦的景教徒,他曾用在头上刺血的办法,暂时缓解了唐高宗的痛苦。
当时,洛阳人还有机会目睹胡商的幻术。每年在胡祅寺载歌载舞地祭完神后,胡商都会推出一名祅主,让观众给他施舍一些钱。然后,这名祅主拿出一把刀,当众刺入腹中,观众能看到刀尖从后背穿出来。他再把刀搅上几下,弄得血肉模糊,最后在伤口喷上水,念念咒语就好了。
除了胡商,定居洛阳的西域胡人中,也有僧侣、酋长等。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酋长铸天枢,为武则天歌功颂德。这座巨大的标志性建筑立于端门之外,是洛阳“蕃客胡商聚钱百万亿所成”,可见胡商财力雄厚。(张广英)
如果你是外地人,在牡丹盛开的时节来到洛阳,只有半天工夫,你会选择做什么?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隋炀帝登基不久,就下令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并在洛阳城外“新置兴洛及回洛仓”,存放天下漕粮。
今天,洛河上的桥越来越多了。洛阳桥、牡丹桥、凌波桥……它们姿态各异,美不胜收,是洛阳城中一道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春暖花开的日子,徜徉在堤畔的柳丝下,看洛河静静流淌,是一件惬意的事。
洛阳的春天,到处繁花似锦,如诗如画,美得让人移不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