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洛阳讯(记者 徐孟国 实习生 吴思家)早上8点,老贾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没有了、没有了,房间都满了,四层楼房全部爆满。”只要一有电话进来,老贾就不停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原来这是外地游客要来重渡沟游玩,询问老贾有没有客房。
老贾原名贾文献,昔日重渡沟村的老支书,现在景区有一所四合院式的家庭宾馆。
作为重渡沟景区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老贾介绍,昔日的重渡沟百姓生活太苦,因为地处山区,人均土地太少,只能靠砍点儿竹子卖钱,家里如果有两个学生就供不起,村里闲人很多,当时的重渡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这儿。用句俗话说,家家户户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糁子汤,穿的是破烂衣裳,睡的是竹板床。
“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一个人——马海明,这事儿要从1995年说起。”老贾说。
那时候,42岁的马海明出任潭头镇副镇长,重渡沟这个不起眼的穷山沟成了他经常去的地方。每到周末,马海明就骑着自行车,翻过几十里的山路到重渡沟去踩点、勘探线路,逢村民都说重渡沟山俊、水美,是个搞旅游的好地方,多数人都不屑一顾,觉得这穷山沟没啥稀罕的。
转眼到1996年8月,潭头镇旅游资源开发公司成立,马海明任公司经理,重渡沟也正式开始向旅游业迈进。
“既然要搞旅游就要有配套的设施,让游客来了不光有玩的地方,还得有吃、有住,这样才能留住人。发展农家宾馆成为一条既能让村民增收又能壮大景区的路子,马海明开始一家一家游说村民。”老贾说。
但是绝大数村民都不愿意把自家仅有的几间房子拿出来给“外人”住,况且还要投资改造。在马海明的撺掇下,最终定下来20户,开始了农家宾馆的“试运营”。村民李松发家接待了来重渡沟的第一个游客。
“当时游客来吃住一天花费20多块钱,第一年营业收入就有7000多,做梦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钱。”李松发说。
现在,李松发家里不但盖起了三层楼房,孩子在栾川县城也买了房子,还有一辆十几万的小轿车。
“而像李松发一样通过搞农家宾馆致富的村民就有328家,95%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这些家庭宾馆年接待游客量80万人次,收入1.87亿,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5万,户收入达12余万元。”重渡沟村支部书记马建伟说。
说着,马建伟带领记者来到新建的马海明纪念馆和村史馆,他说:“马海明不仅带领重渡沟百姓脱贫致富,而且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现在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景区的一部分,让游客来到重渡沟即能看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也能回顾分享马海明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同时号召我们村的93位党员,1620名村民向马海明学习,用心实干,服务好游客。”
现在的重渡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野生竹林遍布沟沟岔岔,瀑布成群,游客不用出景区就可满足吃、住、游、购。村民的日子也像那数十里竹林长廊一样,年年增高。
(洛阳新闻热线:15136323555,传稿邮箱:yxw2012@163.com。“大象帮办”电话:180 0371 9699)
自2019年8月1日0点至8月20日24点,栾川县对所有自洛栾高速栾川站、重渡沟站下站的7座以下(含7座)客车免收河南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
作为重渡沟景区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老贾介绍,昔日的重渡沟百姓生活太苦,因为地处山区,人均土地太少,只能靠砍点儿竹子卖钱,家里如果有两个学生就供不起,村里闲人很多,当时的重渡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外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