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正文

孟津:碾馔碾出幸福路

2020-05-17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徐孟国 通讯员 郑占波  贾鹏波)割麦、脱粒、淘洗、煮炒、去皮、抽糠、阴干、碾磨……时下正值小麦进入成熟期,正是美食碾馔上市的季节。不同地方还写作碾转、捻馔,指的都是这种美食。

在有着近百年碾馔制作历史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朱庄村,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碾馔加工行当。凭着这门制作手艺,同样是种植小麦,当地村民收入增加近10倍。

村民靠卖碾馔  日均收入三千元

村民朱占红的家位于朱庄村主街路边,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点柴生火,准备煮炒已经淘洗过的小麦。她每天至少要做两批碾馔,除了早市销售一批外,还要为中午预订的顾客做再一批。

“碾馔好吃却难做,像这煮炒环节,炒得干了,磨出的碾馔太碎;炒得湿了,做不成碾馔。”有着20多年碾馔加工经验的朱占红直到听到锅底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后才说,“这就差不多了。”朱占红每天下午和丈夫去麦田收割麦子,连夜加工成煮熟的麦籽,第二天起早加工成新鲜碾馔,然后由丈夫带到离村不远的县城市场销售,她则留在家里继续加工碾馔。

“碾馔是季节性的,但收益还不错,靠卖碾馔每天能收入两三千元。” 朱占红说,每年她种的小麦全部用于加工碾馔还不够,还需要从其他村民手里买两三亩小麦使用,卖碾馔的收入占了她全家全年收入的一多半。

小麦做成碾馔 收入增加近10倍

“过去由于收成不好,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把即将成熟的麦子收割回来加工成碾馔以救饥荒。”朱庄村党支部书记朱亚静说,改革开放后,碾馔成了人们追忆过去的美食记忆。

朱庄村民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加工碾馔到市场销售的。朱庄村有1550多亩耕地,其中,1100亩被村民种上小麦用于加工碾馔;村里有239户村民,每年加工碾馔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

受自然条件限制,朱庄村种植的小麦几乎全是靠天收。“好的年份,每亩地能收七八百斤小麦,像今年天气有点干旱,一亩地也就收个三四百斤。”朱亚静说,现在市场上碾馔的销售价格达到了每斤10多元,与卖麦子相比,把小麦加工成碾馔销售,村民一亩小麦收入增加近10倍。

靠做碾馔,当地不少贫困户实现了脱贫。65岁的朱君子因病致贫,再加上年龄大,外出打工也不现实。近两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朱君子也做起了碾馔,他告诉记者说:“我和老伴做半月多碾馔,就能收入两万元左右。”

建起碾馔冷库 延长销售期10天

碾馔是季节性食品,每年只有20天时间的加工销售期。为延长碾馔销售,许多村民尝试建起了冷库。去年朱占红也花费2万元钱,建起一座小型冷库,能储存青麦5000多斤,差不多能把碾馔销售期延长到15天以上。

孟津县城关镇还从2018年开始办起了碾馔节。碾馔节期间,村民们将各家的石磨搬到村里广场上,一起加工碾馔,并将碾馔做成各色食品供游客品尝采购。“作用大着呢,从那以后,不少城里人开着车来村里买。”朱占红说。

5月16日,第三届碾馔节将开幕,随着各家各户的磨盘快速转动,一缕缕绿色鲜嫩的碾馔从两扇磨盘中间纷纷落下,清新的香味随即弥漫开来,使整个村子都飘着碾馔的清香。每到此时,前来购买碾馔的游客络绎不绝。

一个厚重久远的历史文化、一段悠长难忘的思乡情结、一种清香爽口的时令美味,城关碾馔节只为留住舌尖上的乡间味道,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欢迎你来追忆乡愁,品尝乡间美味!

文章关键词:孟津 幸福路 责编:李高洁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山化镇:镇长变"主播" 为农产品代言 山化镇:镇长变"主播" 为农产品代言

独家

孟津县人社局举办青年干部“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交流研讨会 孟津县人社局举办青年干部集中交流研讨会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