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徐孟国 通讯员 郑占波 贾鹏波)割麦、脱粒、淘洗、煮炒、去皮、抽糠、阴干、碾磨……时下正值小麦进入成熟期,正是美食碾馔上市的季节。不同地方还写作碾转、捻馔,指的都是这种美食。
在有着近百年碾馔制作历史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朱庄村,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碾馔加工行当。凭着这门制作手艺,同样是种植小麦,当地村民收入增加近10倍。
村民靠卖碾馔 日均收入三千元
村民朱占红的家位于朱庄村主街路边,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点柴生火,准备煮炒已经淘洗过的小麦。她每天至少要做两批碾馔,除了早市销售一批外,还要为中午预订的顾客做再一批。
“碾馔好吃却难做,像这煮炒环节,炒得干了,磨出的碾馔太碎;炒得湿了,做不成碾馔。”有着20多年碾馔加工经验的朱占红直到听到锅底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后才说,“这就差不多了。”朱占红每天下午和丈夫去麦田收割麦子,连夜加工成煮熟的麦籽,第二天起早加工成新鲜碾馔,然后由丈夫带到离村不远的县城市场销售,她则留在家里继续加工碾馔。
“碾馔是季节性的,但收益还不错,靠卖碾馔每天能收入两三千元。” 朱占红说,每年她种的小麦全部用于加工碾馔还不够,还需要从其他村民手里买两三亩小麦使用,卖碾馔的收入占了她全家全年收入的一多半。
小麦做成碾馔 收入增加近10倍
“过去由于收成不好,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把即将成熟的麦子收割回来加工成碾馔以救饥荒。”朱庄村党支部书记朱亚静说,改革开放后,碾馔成了人们追忆过去的美食记忆。
朱庄村民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加工碾馔到市场销售的。朱庄村有1550多亩耕地,其中,1100亩被村民种上小麦用于加工碾馔;村里有239户村民,每年加工碾馔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
受自然条件限制,朱庄村种植的小麦几乎全是靠天收。“好的年份,每亩地能收七八百斤小麦,像今年天气有点干旱,一亩地也就收个三四百斤。”朱亚静说,现在市场上碾馔的销售价格达到了每斤10多元,与卖麦子相比,把小麦加工成碾馔销售,村民一亩小麦收入增加近10倍。
靠做碾馔,当地不少贫困户实现了脱贫。65岁的朱君子因病致贫,再加上年龄大,外出打工也不现实。近两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朱君子也做起了碾馔,他告诉记者说:“我和老伴做半月多碾馔,就能收入两万元左右。”
建起碾馔冷库 延长销售期10天
碾馔是季节性食品,每年只有20天时间的加工销售期。为延长碾馔销售,许多村民尝试建起了冷库。去年朱占红也花费2万元钱,建起一座小型冷库,能储存青麦5000多斤,差不多能把碾馔销售期延长到15天以上。
孟津县城关镇还从2018年开始办起了碾馔节。碾馔节期间,村民们将各家的石磨搬到村里广场上,一起加工碾馔,并将碾馔做成各色食品供游客品尝采购。“作用大着呢,从那以后,不少城里人开着车来村里买。”朱占红说。
5月16日,第三届碾馔节将开幕,随着各家各户的磨盘快速转动,一缕缕绿色鲜嫩的碾馔从两扇磨盘中间纷纷落下,清新的香味随即弥漫开来,使整个村子都飘着碾馔的清香。每到此时,前来购买碾馔的游客络绎不绝。
一个厚重久远的历史文化、一段悠长难忘的思乡情结、一种清香爽口的时令美味,城关碾馔节只为留住舌尖上的乡间味道,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欢迎你来追忆乡愁,品尝乡间美味!
6月10日,孟津县人社局举办青年干部“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交流研讨会,14名青年干部参会。
档案见证就业路、聚焦扶贫抗“疫”期。就业扶贫是决定农民增收、决定脱贫攻坚收官的关键指标和重要推力。孟津县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办公室制作《打出“组合拳” 打赢“突围战” ——孟津县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扶贫工作靓影》,旨在归集档案、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5月29日下午,孟津县人社局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岗位廉政风险警示教育片,以案示警 以案为戒。
为让留守儿童感受来至社会的关爱,5月29日上午,孟津县法院法官志愿者们来到城关镇狮子院村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39处提及“就业”,是出现最高频词。孟津县人社局一直以来就把就业工作作为政治任务、重点任务来抓。
患者夜间就诊遗失钱包,医生发现后及时联系患者归还,这是5月24日发生在孟津县人民医院的一幕。
眼下,又到了麦熟飘香、杏果挂枝的时节。在孟津县城关镇水泉村,黄橙橙、金灿灿的太阳杏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着熠熠光泽,空气里飘荡着杏子成熟时散发出的甜蜜果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眼下,又到了麦熟飘香、杏果挂枝的时节。在孟津县城关镇水泉村,黄橙橙、金灿灿的太阳杏挂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着熠熠光泽,空气里飘荡着杏子成熟时散发出的甜蜜果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练兵比武强本领,人社服务挑担当。5月21日下午,孟津县人社局积极开展“练兵比武活动”,人社系统70多人参与。
“快,杨书记又来了!您尝尝俺家的杏子,可甜呢!”5月19日,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在麻屯镇聂屯村走访时,乡亲们看到这位“老熟人”,慌忙从家里拿出一竹篮的杏子推到他面前,非要他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