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源头树牢文物保护意识,将文物许可作为规划、建设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坚决杜绝因违法违规建设造成文物被破坏。洛阳市城建系统将切实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和担当,更好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保护文物,规划先行。20世纪50年代,在第一期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中,洛阳市就创造了“避开老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洛阳市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市建设必须先考古发掘、后动土施工的文物保护“洛阳方式”。
按照部署,洛阳市将进一步从规划源头树牢文物保护意识,由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结合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定位,在第五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将大遗址和文物保护紫线作为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市文物、规划等部门还将加快重点文物保护区规划编制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规划、邙山陵墓群保护规划纲要、西工兵营保护规划、周公庙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部门将继续严格审批手续,将文物许可作为规划、建设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不经文物勘探,任何项目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同时,在充分考虑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还将着力把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彰显洛阳特色等融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设计及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中,严格控制遗址内部和文物周边道路、建筑的体量、色彩和风格等。
在依法规范建设行为方面,洛阳市要求各项目建设单位严格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在进行工程建设前,充分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确需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依法履行报批手续,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
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点内容,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下一步,洛阳市住建部门将全面加快古村镇、古民居、古遗址、古树名木的普查梳理评估工作,确保9月底前卫坡村、苏羊村、大王庙村、杜康村等77个传统村落全部挂牌到位。
目前,洛阳市城建系统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五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市县联动”的原则,对影响文物安全的案件进行集中筛查整治。按照部署,对涉及的规划建设手续不全、未批先建、私搭乱建等问题,有关部门将逐个分析研判、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时限和保障措施,确保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坚决杜绝因违法违规建设造成文物被破坏。
从6月下旬起至8月底,将对全市范围内依法划定的市级、县级、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进行集中整治。
洛阳市公共交通集团第五分公司6路车司机郭海涛因坚持人工报站8年,被大家称为“报站哥”。本报对郭海涛报站情况进行直播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称赞其为“中国好司机”。
2018年高考将于明日启动。昨日,记者从市运管局、市公交集团获悉,今年高考期间,我市公交车、出租车将继续为考生提供免费赶考服务。
随着城市桥梁日益增多,许多桥梁下的空间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6月4日,洛宁县东宋镇丁寨村一处麦田,收割机正在作业。今
洛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其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各类文化遗存十分丰厚。
5月30日上午,洛阳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以及市妇联、团市委、市教育局、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90余名代表走进检察院“零距离”了解检察工作。
5月30日上午,洛阳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以及市妇联、团市委、市教育局、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90余名代表走进检察院“零距离”了解检察工作。
本周,洛阳市将开展拉网式排查,进一步摸清“文物家底”,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堵塞管理漏洞,消除文物安全隐患。
截至5月28日,洛阳市共检查重型运输车辆703辆,106辆不合格;抽检重型运输车辆燃油样品98份,12份不合格;抽检尿素使用情况274个,4个不合格。
洛阳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向记者透露,洛阳市今年将继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
5月29日上午,市长刘宛康主持召开洛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推进会,通报近期复审督导检查情况,对洛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全市环保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
5月21日,洛阳市强制隔离戒毒2018年全体干警政治轮训正式开班。此次轮训分两批、每批三天。
5月20日下午,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